叶哩信息网将会介绍化学高考题,有相关烦恼的人,就请继续看下去吧。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是利用“试剂—杂质—操作—产品”四线法解工艺流程题的模型认知。

1、试剂线:

需要掌握常见试剂的类型及作用和相关反应,也可称为反应线。

2、杂质线:

于矿物质而言,测定元素组成后,即可确定杂质,需要积累常见试剂的处理方法。流程分析过程中,需要抓住杂质的去向分析,切勿因为思维的不严谨,某杂质还未除去还茫然不知。违背了化工生产的目的。同时杂质的除去离不开试剂线的分析。

3、操作线:

主要指的是分离提纯操作,每加一次试剂,便需要思考是否需要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蒸馏、萃取等分离提纯操作。

4、产品线:

试剂线、杂质线、操作线展开是为了获取产品,产品的获取主要通过除去杂质,发生核心反应而获取产品。通过总结近几年全国I卷高考化学工艺题产品的获取方式,不难发现产品的获取具有以下特点:

(1) 主要围绕金属元素的相关工艺品产开考查。

(2) 工艺可能产品具有多样性,体现了经济需要实效性。

(3) 产品的获取可能在流程的前半部分,更多是后期才得到产品。

(4) 产品的获取,需要试剂参与反应转化,可能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5) 产品的获取,所涉及的分离提纯操作及方法,离不开产品自身的性质。

由于大部分产品是固体,故基本上离不开结晶的相关操作。

2011北京高考化学27题,求解析

该题实验原理为强酸可以与弱酸盐反应,弱酸不会与强酸盐反应(发生氧化还原除外),考察了高中化学的基础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题目不错,所以我就说说。解题要紧紧围绕实验目的进行

(1)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 (浓)==== CuSO4+SO2↑+2H2O;这是高中化学中浓硫酸的基本性质-----强氧化性,特别注意不要少了条件----浓,加热;否则不反应。

(2)因B、C中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说明该白色沉淀为BaSO4,不是BaSO3;

并因此说明SO2具有还原性;+4价的硫被酸性条件下的硝酸根离子氧化为SO42-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则是硝酸还原生成的NO遇O2生成了红棕色的NO2之故,化学方程式是2NO+O2 ===2NO2;

(4)甲同学为排除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Cu与浓硫酸反应前,可先通一会儿N2;你分析实验装置就可以得出;

乙同学为除去白雾(加热中硫酸挥发所致),连饱和NaHSO3溶液的洗气瓶,这就像除去CO2中的HCI用饱和NaHCO3溶液,用强碱不可以,采用的是将杂质转化为原物质的方法。

在甲、乙两同学的实验中,B中均出现了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说明该白色沉淀都是BaSO4,由于甲同学没有排除白雾的干扰,故生成BaSO4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O42-+Ba2+===== BaSO4↓;乙同学没有排除空气的干扰,其生成BaSO4的离子方程式为2Ba2++2SO2+O2+2H2O===== 2BaSO4↓+4H+;

(5)合并甲、乙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时,排除了二干扰;对应实验目的回答:说明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会生成亚硫酸钡。注意:是“亚硫酸钡”。

一道简单的高考化学题

也可以按照十字交叉法算的:

4FeCO3 + O2 = 2Fe2O3 + 4CO2……①

FeCO3 = FeO + CO2……②

按①式反应,每molFeCO3可得到0.5molFe2O3,质量为80g的产品

按②式反应,每molFeCO3可得到1molFeO,质量为72g的产品

现有464kg,也即464kg × 1000g/kg ÷ 116g/mol = 4000mol,煅烧后得到316.8kg产品,可知每molFeCO3得到79.2g产品

80 7.2 9

\ /

79.2 ---- = —

/ \

72 0.8 1

可知9/10的FeCO3按照②式反应,生成4000mol × 9/10 × 80g/mol = 288kg的Fe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