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哩信息网将会带领大家了解第二批双一流大学名单,希望你可以从本文中找到答案。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是:
1、上海大学:
上海大学,简称“上大”,位于上海市,是上海市属的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简称“苏大”,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选高校。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3、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为九校联盟。
4、东南大学:
东南大学,简称东大,本部位于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
5、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位于上海市,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
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上海大学、百度百科—苏州大学、百度百科—南京大学、百度百科—东南大学、百度百科—上海海洋大学
河南双一流第二轮名单已确定
河南双一流第二轮名单已确定,分别是:郑州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河南大学:生物学。
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
经专家委员会认定,教育部等三部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现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并自行公布。给予公开警示的首轮建设学科,应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评价。
双一流: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英文名:First-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of the world)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柱。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共计147所高校,按地域统计如下:
北京34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
江苏16所: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上海15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海军军医大学、上海科技大学
广东8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
四川8所: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陕西8所: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空军军医大学
湖北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天津6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湖南5所:湘潭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辽宁4所: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黑龙江4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吉林3所: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浙江3所: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
安徽3所: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西2所: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福建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河南2所:郑州大学、河南大学
重庆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新疆2所: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
江西1所:南昌大学
广西1所:广西大学
海南1所:海南大学
贵州1所:贵州大学
云南1所:云南大学
西藏1所:西藏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青海1所:青海大学
宁夏1所: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