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哩信息网中的这篇文章是关于安徽明确高考考生不得离皖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注意的文言文

1. 文言文要注意什么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试题是高考的重头戏,有的同学经常会问,平时如何学好文言文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认为能注意以下几点,学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没什么问题了.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劝人注意安全的古文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诉衷情--赵师侠
茫茫云海浩无边。天与谁相连。舳舻万里来往,有祷必"安全"。专掌握,雨晹权。属丰年。琼卮玉醴,飨此精诚,福庆绵绵。
春秋战国门子产
为政何门是化源,宽仁高下保"安全"。
如嫌水德人多狎,拯溺宜将猛济宽。
苏幕遮 劝休网罟
我生来,元怕死。固蒂深根,方证长生位。一切含灵无稍异。普愿"安全",此是天公意。运慈悲,呈雅瑞。赫赫云霞,万道祥光起。三界高真兴法喜。?护人人,各各无灾*。
3. 文言文句子 注意是翻译句子
1;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
翻译;
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那真是欢乐啊
2;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翻译;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3;居高临下
翻译;
占据高处,俯视下面。
4;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翻译;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为臣我了。
5;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翻译;
安徽提督杜宏域想结交左良玉,介绍柳敬亭到(左良玉的)府署做幕僚。
4. 关于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译的注意要点
一、高考测试的方式 文言译句的考查方式综合性非常强,字词句式等语文知识都要反映出来,这种题很能考核学生的文言整体素质。
二、文言翻译的注意点 1、要适应新题型 以往都是从文中挑出两句,让考生翻译,今年高考翻译的题量和分值均有提高,对此得较快适应才是。 2、翻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表面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但测试的重点可能还是在于某一实词、虚词或者文言句式,其中又以考查把握多义实词的能力为主,涉及面广,因此说,对文言译句的复习,当是以字、词、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基础。
不管什么样类型的考题,都应该把确定重点词语和翻译时联系上下文作为解题的两个关键环节,打通了这两个环节,任何类型的考题都会迎刃而解。译好后务必审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3、千万别漏了文段中或文段后的任何一个注解(有时题目的答案就隐含在注解中,如87年高考题) 三、文言翻译的原则 1、译 *** 到"信""达""雅" (1).信。
要忠实于原文意思。 (2).达。
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表达习惯;同时要与上下文文气贯通一致。 (3).雅。
要尽量做到美一些,能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在"信""达""雅"三者之中,又以"信"为最重要。
2、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要求字字落实,译文在原文中有根据,并且译文的句式特征和风格都和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方式。作为考试,基本以直译为主,实在难以直译时才采用意译的手段。
四、文言翻译的方法 由于高考中采用直译的方式,因此,翻译句子应该着重以直译为主进行训练 (一)直译的方法1、扩张翻译 (扩)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或多音节词。对译时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况:⑴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辅助成分(亦称前缀、后缀)。
如:鼠(老鼠)度其无他技(1998年上海题)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物 、亲近 ) ⑵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作为语 素之一)。如: 终不辱(玷辱)于愚(愚蠢)僧俗(庸俗)士之剥凿(开凿)也(1998年上海题) ⑶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
如: 盗惧(害怕)吾闻(知道)其过,是有耻恶之心(2001年上海春季题) 练习:、君恶闻其过,则忠化问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2003年全国卷) 对译:①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
②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对译:到(李广)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2、换成今语 ( 换)由于语言发展变化,文言中不少词已用现代汉语中的同形词代替了。要准确地翻译出原意,就应该进行词语替换。
主要是一些古今同形异义词、通假字 如:①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竟然、辩驳) ②先生之说,诚可谓苦口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
人各有志,所规不同。对译: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
人各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3、照录不译 (留)人名、地名、国名、年号、朝代、官职、典章制度等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可保留。
关键是要学会根据文段意思推断这些词语。例:宰臣令狐峋恶之,乃罢仆射,仍加检校司空,守太子太师。
4、删掉不译 某些虚词,如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和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在句子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可删去不译。如: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王烈派人寻找,就是那个原先偷牛的人。)5、补充省略 文言文中常常有成分(主、谓、定、介等)省略现象,其省略是无规律可循的。
判断其省略了什么,只有根据语境准确地把握前后句的关系,才能确认,不象现代汉语那样有规律可循。因此,翻译时,必须将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将跳跃的内容都补出,才通顺。
如:乃召郡中长老为乡里所信向者数十人与议。6、调整语序 古今汉语在语法基础上有较大的差别。
这种差别不可忽视。在翻译时,必须把古汉语的语序调整为现代汉语的语序。
其变化主要体现在特殊句式和活用现象上。特殊句式主要有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使动句、意动句、被动句等;活用现象主要有名词活用作动词、动词活用作名词、名词活用作状语和动词活用作状语等。
如:①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②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③以敬父而见罚,得毋亏大化乎?7、拆分双音节词。文言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词,在白话文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词,对这类词语,需拆成两个单音词来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白话文中的双音词的词义去翻译。
如:穷饿无聊,追购又急(1994年上海题) "无聊"在该句中是两个单音词,需拆开翻译,"无"应翻译成"没有","聊"应翻 译成"依靠";而不能翻译成白话文中的双音词的词义"由于清闲而烦闷"或"(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留、对、换、删、拆”是针对词汇的翻译而言的,“补、调”。
5. 文言文阅读有哪些注意点
文言文与我们以前所学的白话文不同,它需要注意每一个句子都要逐字翻译,不能遗漏(例如:妻子,在文言文中是分开翻译的,妻翻译成妻子,子翻译成儿子,连起来就是妻子和儿子。)文言文中很多字的词性发生了变化,这也要注意。文言文中,很多字词不能用我们现在的学问去理解,千百年来的变化,导致字词的意思也不一样了,一定要去翻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意:是字典,不是词典),另外,就是还要注意一下语句的顺序,很多语句是颠倒的。
附:如果考试时碰到生字要你翻译,就联合着整句句子看看,或许能猜出个八九,如果猜不出,那,没办法了,就瞎蒙吧,碰运气,说不准还真对了。
总的来说,文言文也并不难,主要看语感,还有平时的积累,所以,文言文这东西,一定要多练多记,其实学到了你就会知道,它并不难,也真的是没啥好注意的)
异地高考需要什么条件?
首先家长要符合条件,学生还要符合条件。家长的基本条件是,在这个地方有稳定的工作、有稳定的住所、有稳定的收入,并且交了各种保险,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
学生本人的条件是,这个学生有可能在这里上了小学、初中、高中,也可能只是高中才来,也可能高中三年都在这里,也有可能高中一年在这里,因此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什么样的学生与本地生享同样待遇。
还有一个是城市条件,这个城市发展需不需要这个行业,需不需要这个群体,这个城市能发展到多大规模,不是说城市越大越好,要根据它的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
2020年安徽省部分教育考试时间安排
为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下的各项教育招生考试工作,根据教育部部署,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现将2020年我省部分教育考试时间安排公告如下:
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时间为7月7日-8日。
2.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和应用型本科对口招生文化素质统一测试时间为5月31日,各招生院校职业技能测试时间为6月3日-6月15日。
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统考时间为5月30日-6月8日(考试地点: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
4.省外院校在皖设点艺术类专业校考时间为7月11日-20日(考试地点: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5.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时间为7月15日开始。
二、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1.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九年级)时间为7月14日-16日。
2.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八年级)笔试时间为7月17日,上机考试时间为7月18日-24日。
3.初中学业水平实验操作考试,由各设区市根据本地实际自行确定时间。
4.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九年级)不再设必考项目,由考生从原必考项目和本地确定的选考项目中自主选择2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分值各30分,总分值60分,考试时间、项目和方式由各设区市根据本地实际自行确定。
5.中职专业艺体单招文化课考试时间为7月24日。
三、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为7月22日-23日。
四、教师招聘考试
1.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时间为8月8日。
2.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时间为8月22日。
安徽省教育厅
2020年4月30日
1.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安排是怎么考虑的?
2020年3月31日,教育部召开视频会并发布公告,明确2020年全国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教育部就2020年高考工作答记者问中明确:中考一般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考试时间,以往各地中考基本上是安排在高考之后进行;考虑到今年疫情防控和延期开学等特殊情况,教育部将指导各地加强省级统筹,根据本省实际情况确定中考时间,原则上还是安排在高考之后进行。
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我省疫情防控工作,经综合研判确定:2020年我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学、地理等文化课统一考试时间为2020年7月14日至17日;体育与健康、实验操作具体考试时间由各设区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信息技术考试时间原则上安排在7月17日后进行,具体由各设区市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和实际情况自行确定;音乐、美术等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相应课程结束时进行。
2.为什么举行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
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要求:“全面组织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进一步提出:“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健全国家监测制度。除体育免修学生外,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2020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举行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和国家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运动与健康氛围,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锻炼健康体魄。
我省自1995年起在初中升学考试中加试体育。20多年来,这项政策在促进学校加强体育工作,引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举行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体现了政策执行的连续性和严肃性。
3.为什么调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项目?
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居家锻炼受到一定限制,不能达到室外锻炼的效果,有些同学存在体能下降的现象。受疫情影响,今年我省初三年级学生返校时间延迟至4月13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正常进度,受到一定影响。从今年学生返校后体育锻炼情况看,短期内难以恢复到寒假前的运动状态、运动水平。学校组织体育教学时,如果运动量过大,易造成学生运动损伤和意外伤害,也可能会因运动流汗引起感冒发热,引发学生焦虑不安情绪,影响正常学习生活。
今年的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不再设必考项目,由考生从原必考项目和本地确定的选考项目中自主选择2个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考试项目,有利于减轻学生备考压力,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水平,同时也能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
4.如何组织好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
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国家和我省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科学制定考试实施方案、疫情防控及考试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工作。
在满足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要求的基础上,采取错时、错峰、分批及适当增加考试天数等措施,严格控制考场周边及考场内人员密度,保持人员之间安全距离,切实减少人员聚集风险。加强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测,按规范使用场地、器材并严格做好消毒工作,考试前及考试结束后,安排专人督促每位学生按照七步洗手法,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净双手等,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